千名留守儿童跟她学陶笛,宝应望直港有一个“陶笛妈妈”
◆作者:刘延龙 房伟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望直港镇中心小学吕成霞老师在她的音乐课堂上开设陶笛课,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快乐。2023年5月24日下午,吕成霞带领37名留守儿童参加宝应县中小学生才艺大赛暨艺术展演活动。一曲陶笛合奏《丰收歌》赢得了场内观众阵阵掌声。提起陶笛教学,吕成霞说道:“留守儿童学陶笛,从不认识音符到吹出美妙笛声,我很有成就感。看到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我虽累一点,但我特别开心。”
【资料图】
2017年秋季,吕成霞在音乐课上尝试用陶笛吹奏了《茉莉花》《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没想到,学生们被清脆的陶笛声所陶醉,对陶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吕成霞在音乐课上正式开始陶笛教学。
“陶笛小巧精致,携带方便,且悦耳古朴,是适合大众吹奏的乐器。孩子接受能力强,学陶笛也更容易入门。”对于陶笛教学,吕成霞充满了信心。
当时,没有陶笛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吕成霞就根据实际,自编陶笛本土教材。一个月下来,不少学生会吹上一两首陶笛曲子。
吕成霞利用学校“陶韵荷乡”社团活动时间教留守儿童学陶笛 房伟 摄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素养,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吕成霞在学校成立“陶韵荷乡”社,吕成霞把喜爱学陶笛的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每周利用“陶韵荷乡”社活动时间,组织留守儿童学陶笛,让他们在美妙的笛声中快乐学习,从中找到自信。
2018年5月,吕成霞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留守儿童练习吹陶笛,并带领7名留守儿童前往南京参加全国“陶笛之星”南京赛区比赛。结果,这7名留守儿童都获得了全国大赛银奖。这些孩子的家长看到小孩取得的成绩非常高兴,这些留守儿童更是乐不可支。
今年上小学六年级的高孜远是一名留守儿童,自去年学习陶笛后,他对陶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了两周,他就会吹奏《小星星》《小毛驴》等曲子,随后《荷塘月色》《丰收歌》等陶笛曲子学得轻松自如。“我感谢陶笛,它给了我奋斗的目标。” 在一篇作文中,高孜远写到了陶笛,并写了自己学陶笛的收获。高孜远的母亲发现孩子性格越来越开朗,特地从外地打来电话,由衷地感谢吕成霞为孩子所付出的一切。
吕成霞在课堂上教留守儿童学陶笛 房伟 摄
望直港镇中心小学的陶笛教育受到了宝应城乡中小学校的关注,不少学校邀请吕成霞前往学校指导,而她总是欣然答应,满腔热情地辅导每一个想学陶笛的孩子。
吕成霞还走进宝应县文化馆公益课堂,每周六下午利用一个半小时教陶笛,让宝应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能有机会学习陶笛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学好陶笛,吕成霞总是循循善诱,运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幽默的语言,让他们捕捉到乐感,找到正确的音调和发音方法。“吕老师在公益课堂上能用陶笛吹奏各种鸟叫声,还能模仿消防车的声音,我们很爱听。她还耐心教我们吹陶笛,现在,我已经学会了不少曲子,我还经常带着我心爱的陶笛吹给外公和外婆听,他们夸我吹得好听。” 宝应县桃园小学留守儿童蒋哲灏自豪地说。
吕成霞在宝应文化馆开设陶笛公益课 刘延龙 摄
“这几年一共辅导了上千名留守儿童吹陶笛,每当看到留守儿童吹奏出动听的笛音,我就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很值得。”吕成霞说。
作为宝应县中小学才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她表示,将继续普及陶笛教学,让小小陶笛惠及每一个孩子,力争让宝应县留守儿童都能在陶声笛韵中享受笛声的美妙,快乐成长。
编辑:华丽
审核:杜强 王垄